研究项目
我是一名热衷于教育科技与融合教育的研究者和创新者。我的项目融合了互动式、机器人辅助的学习系统,旨在激发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有特殊学习障碍(SpLD)的学生。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我开发的移动端和增强现实(AR)学习工具,让汉字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早筛游戏,及早识别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运动协调障碍等问题。
这个版块将带你深入了解我如何将人机交互与人形机器人互动相结合,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你会看到我设计的互动机器人,例如 Kebbi 和 Minibo,它们会跳舞、唱歌、做动作并作出回应,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这些项目都源于我对融合教育的坚定承诺,并建立在对学习障碍、可及性和多元化学习者的研究基础之上。
希望这个版块可以成为你了解我教育理念的起点——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和前沿科技,为每一位学生创造高效、有趣的学习体验。
发表的学术论文
2025
DysVis: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阅读障碍预筛查数据可视化系统

Fung K. Y., Lee, L. H., Yuan L., Fung K. C., Sin K. F., Lui, TL., Qu, H., & Song, S.
《2025年CHI人因与计算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第1至18页。
DysVis 为教师提供多层次的可视化,例如绩效概览、任务分析、笔迹观察和行为洞察,使他们能够找出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
通过机器人辅助教学激发多元背景课堂中不同需求学生的中文学习动机

Fung K. Y., Fung K.C., Lui, TL., Sin, K. F., Lee, L. H., Qu, H., & Song, S.
《IEEE学习技术汇刊》
互动式设计已被证实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参与度。然而,为具有不同背景的学生开发一款适用的学习工具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多元背景学生的机器人辅助中文学习系统(RACLS),并通过对比实验,探讨其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机器人互动对学习参与度影响的探索:两种多模态机器人的比较研究

Fung K. Y., Fung K. C., Lui, TL., Sin, K. F., Lee, L. H., Qu, H., & Song, S.
《智能学习环境》,第12卷,第1期,第12页
本研究提出一个融合包容性理念的学习系统,该系统基于两款多模态机器人——Kebbi 和 Minibo 进行开发,具备可动手部等互动功能及简洁易用的特点。系统整合了多种互动元素,如动画、歌曲、舞蹈、手势与触控,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互动性与学习动机,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利用 ChatGPT 协助阅读障碍学生学习中英文写作的研究
冯嘉欣、冯广照、李力恒、吕梓良、屈华民、宋胜辉、洗权锋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论》
本研究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尤其是 ChatGPT)在支持融合教育中的作用。研究重点在于分析 ChatGPT 如何协助阅读障碍学生,并评估其在提升学习成效和促进课堂融合方面的潜力。
新闻/科学通讯稿
不同人口特征对人机交互中机器人辅助语言学习效果评估的影响

Fung K. Y., Fung K. C., Lui, TL., Mow W. H., Sin, K. F.
2025年第20届ACM/IEEE人机交互国际会议(HRI),第1010–1014页,IEEE出版。
前期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开发了一套语言学习系统,结合类人机器人,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语言能力。初步评估结果显示,该机器人能够激发普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我效能感。
为了验证上述结果的一致性,我们使用相同的系统、机器人和学习任务,在阅读障碍学生群体中开展了重复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以及语言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该互动式机器人同样能够提升阅读障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表现。
2024
ADPS——一款用于学习繁体中文 的阅读障碍学生预筛查工具
Fung K. Y., Tang, K. Y., Lui, T. L. R., Sin, K. F., Lee, L. H., Qu, H., & Song, S.
《IEEE学习技术汇刊》,第17卷,第1428–1444页

及早识别特定学习障碍(如阅读障碍)对于及时干预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资源有限,香港许多儿童错过了最佳筛查年龄。本研究提出了一套面向中文学习者的自动化阅读障碍预筛查系统(ADPS),以应对中文缺乏音形对应这一独特挑战。
该系统采用基于语言学特征的两阶段游戏化流程进行设计,并在62名学生中进行评估,成功区分出存在与不存在阅读障碍的学生。同时,其互动式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类人机器人辅助语言学习
Fung K. Y., Lee, L. H., Sin, K. F., Song, S., & Qu, H.
《教育与信息技术》(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第1–30页

具备提供反馈与协助能力的人形教育机械人,已被证实能有效协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并提升个别学习成效。然而,人形机械人在促进学生社交与情绪技能方面的优势,尚未被充分探讨。具社交支持性的行为,相较于单纯的知识传授,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本研究聚焦于从功能性及情感层面设计人形机械人,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面向自闭症学生的机器人辅助情境训练
Fung K. Y., Fung K. C., Lui, TL, Pang F., Sin, K. F., Qu, H., & Song, S.

2024年国际计算机教育会议
最佳技术设计论文提名
我们开发了一套机器人辅助情境训练系统(RAST),以促进融合教育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该系统,我们旨在探索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有效互动方式。
“创作式学习”范式:激发儿童故事感与结构意识的代理视觉故事讲述工具(PVST)

Fung K. Y., Lee, L. H., Qu, H., Li, Y., Song, S., & Yip, D.
载于第17届国际视觉信息传播与交互研讨会论文集(第1–8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代理视觉故事讲述工具(PVST),通过基于角色的方式(即代理角色组装)来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故事讲述能力。研究借助库尔特·冯内古特的“故事曲线”理论,开展了对比实验以评估该工具的有效性。

利用类人机器人提升阅读障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支持效果:一项实证研究
Fung K. Y., FUNG, K. C., SIN, K. F. K., LUI, T. L. R., QU, H., & SONG, S.
本研究探讨了利用类人机器人提升阅读障碍学生学习成效并提供针对性支持的可行性。通过一系列互动式的机器人辅助教学活动,研究分析该技术在提升学生参与度、学习能力及中文教育可及性方面的作用,旨在为融合教育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基于情境学习的幼儿园学生:机器人辅助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比较研究
Fung K. Y., Fung, K. C., Sin, K. F., Leung, R. L. T., Yow, W. Q., Perrault, S., ... & Song, S.
发表于《国际心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第59卷,第232页。出版地:英国西萨塞克斯郡奇切斯特南门The Atrium,邮编PO19 8SQ。出版社:约翰威立父子有限公司(John Wiley & Sons Ltd.)
本研究发表于《国际心理学杂志》(2024年),比较了在情境式学习中,机器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幼儿园学生中的效果差异。研究探讨了机器人互动在提升学生参与度、学习动机与学习表现方面的作用,并提供了将机器人技术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证依据。
2023
弱势儿童能在家中高效学习吗?一项为期六个月的疫情封锁期间游戏化繁体中文学习研究

Fung K. Y., Lee, L. H., Hui, P., & Song, S.
《IEEE学习技术汇刊》
新冠疫情对弱势学生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限制了他们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本研究探讨了在无人监督情况下,通过游戏化方式学习繁体中文的有效性。研究基于26名学生在六个月内完成的3,245次测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识字与语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常见书写错误也明显减少,突显了游戏化学习在资源匮乏环境中支持自主学习的潜力。
阅读障碍学生能否自主学习?一项为期七周的中文汉字非正式学习环境研究

Fung K. Y., Perrault, S. T., Lee, L. H., Fung, K. C., & Song, S.
《IEEE学习技术汇刊》,第16卷第5期,619–632页。
本研究探讨了大规模数字化学习如何帮助患有阅读障碍的小学生掌握中文汉字书写能力——这一领域在香港尤为具有挑战性。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具备三个递进式书写模式的移动应用,用于引导学习、强化记忆与提升回忆能力。测试结果显示,阅读障碍学生的书写能力与速度均有显著提升,逐步缩小了与同龄人的差距,展现了结构化、自定进度的数字化工具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潜力。
2022
面向中 文学习中具体学习障碍学生的预筛查游戏设计

Fung K. Y., Sin, K. F., Wen, Z. A., Lee, L. H., Song, S., & Qu, H.
载于第24届ACM SIGACCESS计算与无障碍国际会议论文集(第1–5页)
设计一款中文形态意识拼图游戏,引导学生识别由相同首字组成、但次字不同的词语。例如:“树枝”、“树干”、“树叶”、“树根”等词语,首字均为“树”,但第二个字不同,构成意义相关的词组,从而提升学生对汉字构词规律的敏感度与词汇理解能力。
面向香港特定学习障碍学生预筛查的数据可视化仪表盘设计

Fung K. Y., Wen, Z. K., Li, H.T., Wang, X. B., Song, S. H. & Qu, H. M.
ACM SIGACCESS计算与无障碍国际会议(ASSETS '22)
为香港的特殊教育统筹主任(SENCO)及特殊教育教师设计一款全新的数据可视化仪表盘,以协助他们对具有特殊学习障碍(SLD)的学生进行预筛查。
新冠疫情对阅读障碍学生居家中文学习的影响
Fung K. Y., Fung, K. C.

《重塑教育,强化社会:2022年国际教学设计大会论文集》(第209–227页)专著
新冠疫情期间,香港的面对面课堂被迫中断,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机会,尤其对阅读障碍学生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开发了一款面向小学生的数字游戏化学习工具,供其在家中练习中文阅读、书写与发音。为期四个月的研究结果显示,阅读障碍学生更偏好“部件–汉字”匹配类游戏,在书写速度与准确性方面表现出明显提升,并在部分任务中缩小了与同龄人的差距。然而,研究也发现一些挑战,如学习动机下降、不适宜的居家学习环境,以及语音类游戏存在技术问题。这些发现为未来包容性数字学习工具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1
一款用于香港地区阅读障碍预筛查的数字化工具

Fung K. Y., Fung, K. C., Aidan, C., & Ching, Y. Y.
载于2021年IEEE工程、技术与教育国际会议(TALE)论文集(第755–761页),IEEE出版
开发一款通过手写分析对香港学生进行阅读障碍预筛查的数字化工具。
新型中文阅读障碍预筛查移动应用的研发
Fung K. Y.

哲学硕士论文,香港科技大学
本研究提出一款面向香港中文语境的阅读障碍早期预筛查移动应用。该应用整合了六项游戏化测试,涵盖书写、句子阅读及语言能力等方面,并结合基于人工智能的评分标准,用以识别阅读障碍的关键表现特征。
在对20名小学生(其中8名患有阅读障碍)进行的试验中,结果显示阅读障碍学生在书写速度上较慢,且具有明显的书写特征,如字形结构比例失衡等。该系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高效工具,可用于及早识别高风险学生,从而及时开展干预支持。
2019

增强现实与三维模型在儿童汉字识别中的应用——以香港小学教育为例
Fung K. Y., Fung, K. C., & Wan, S. Y.
载于第27届国际计算机教育会议(ICCE 2019)论文集(第1卷,第673页)。
展示一种通过增强现实(AR)环境与三维模型,促进汉字学习的互动且有趣的方式。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看板游戏教学

R. W. C. Lui, P. T. Y. Lee and K. Y. Fung
2019年IEEE第11届工程教育国际会议(ICEED),日本金泽,2019年,第108–112页
展示一款支持以看板方式进行敏捷开发探究式学习的电脑游戏的设计与成效。
2020

融合精熟学习法的HCI技术:面向香港儿童的中文汉字书写学习研究
Fung K. Y., Fung, K. C.
载于2020年IEEE第20届先进学习技术国际会议(ICALT)论文集(第226–227页),IEEE出版
展示一种通过人机交互(HCI)技术提升中文汉字书写自学能力的有趣方式。